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左王 > 第三十一章
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紫檀珍贵当然是因为它的质地,但如此昂贵也和得到它的成本息息有关。相传,伐一颗紫檀的成本也就一两银子,但要把它从险峻的深山里运到京城,所花成本就大了去了。史书有载,路途所费时间竟要三年。时间成本还好,运送的困难才是大头。古代不像现今,物流运输体系如此完备方便,彼时全得靠天恩泽,靠人出力。将木头扎成排,由水路漕运。遇到旱期,或是河谷狭小时,又得将排拆分成个,然后一个个搬运。深山不是平地,异常坎坷。河流亦不是平川,凶险至极,基本上,一根木头,就搭进去一条人命。所以也不难诧异,为什么到了京都这一根木头就要三四千两银子,翻了三四千倍。

    秦先生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根雪茄,剪去一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