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画卷展开,中间部位就放在桌子上。
对近现代书画稍有些了解的人,肯定知道潘天寿,他著名的写意画家,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在现代不书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幅画为《松下高士图》,松树是潘天寿一生中不断创作的题材,曾作诗云“我爱黄山松,墨沈泼不已。高者盈尺咫,低者直参天。”
此画作于八尺条屏之上,高近八尺,阔近二尺,一般来说,国画的尺幅越大,创作难度越高,当然,这是指有内涵的作品。
画中松树符合潘天寿的用笔,其奇崛果断,通过方圆兼济的线条,富有节奏感的点苔,表现松干的苍虬斑驳。在松针的布局上,充分发挥“疏处疏、密处密”的布局方式,疏处不着一笔,密处丛丛簇簇,于湿墨之上又加干笔重墨,使松针更显层次。
背景仅在树根附近勾勒山石底部,略施淡赭,其上并不着色。松下绘一秃头高士,持书闲坐。
从整体的风格和用笔的老道等方面,赵琦认为这应该是一幅真迹,但看到最后,他总觉得一些细节之处,有些别扭。
“书画方面,还是得再加把劲啊!”赵琦心里想道,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需要丰富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