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电影一般,早就设定好了,我只是负责觉察而已。
就像小说中的人物,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没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是作者的预先设定。种种人设,种种角色基调,都已经在故事展开之前完成。
那些豪迈、那些斤斤计较、那些豁达、那些积极努力、那些拼搏向上、那些颓废、那些萎靡、那些阳光、那些笑容、那些悲观……这些玩意真的是角色自己创造的吗?
也许注定成功,也许注定失败。
而当移除时间之后,所有的所有都变得荒诞不经。为什么要按照脑子里的记忆去行事?为什么要不忘初心?我怎么知道那个“初心”是自己的初心,而不是被外星人设定的什么鬼玩意?
为什么要去丰满角色?我怎么知道记忆里的袁长文,是真实经过了这些东西呢?我怎么知道自己真的是从一个细胞成长为现在的模样呢?而那些脑子里的知识,我又为什么要选择相信呢?
那么,此刻,除了选择怦然心动,还能选择什么呢?
相信了脑子里的扭曲,才会带来恐惧。或者说,袁长文这个角色本身就是恐惧塑造而成,相信角色的存在就是相信恐惧。
而后悔、懊恼这些词汇,同样也是建立在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