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充电怎么样?”
苏正祥看陈序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的,摇头说:“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
苏正祥知道,“WiFi充电”由米国麻省理工学院微系统技术实验室的托马斯·帕拉西奥斯教授率先提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19年一月份的《自然》网络版上。
据公开资料显示,由帕拉西奥斯教授率领的团队,开发出一个“硅整流二极管天线”的装置,由集成天线获取的WiFi信号被转化为适合电子电路的直流电流。
在实验中,硅整流二极管天线在接触到约150微瓦的WiFi信号时,会产生约40微瓦的电量。这对点亮一部手机的显示屏或激活芯片而言绰绰有余。
不过这只是实验室理想状态下,实际上问题重重。
比如充电对象定位问题,
WiFi是全覆盖的,它哪知道要给哪个手机充电啊?
这个又设计到软件工程部署了。
科学界预测,十年内远程充电技术不可能实现。
听到苏正祥的话,陈序笑道:“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去不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研究可能失败,不研究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