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人民的御用工具,也是反动派关押和迫害革命志士仁人的历史罪证。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烈士当年就是被关押在这里,并在此英勇就义的。监狱大墙外面就是反动派处决人犯的刑场。解放后,在“功德林”大墙外面的地下,发现掩埋着一层层白骨。
进城后,功德林监狱由两个部门(华北军区军法处和华北社会部审讯科)管辖,犯人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华北军区军法处关押的犯人;另一部分是审讯科管的犯人。犯人们由两个部门分别安置在东西监房内,各自管理。办公室也是一个院子分为东西两部分,各自办公。1952年,军法处搬走后,所有房屋全部移交公安部一局四处(执行处)。
1952年在“功德林”的大墙外边盖了一部分简易平房,作为监狱干部的家属住房。但由于数量很少,有一部分干部和家属还得住在监房中。
随着预审工作的深入开展,犯人也陆续增加。除了审讯科入城时带进的几百名在押犯以外,以后又先后收押了一些“****”、“大镇反”等运动中清理出来的犯人以及一些专案犯人,监房显得愈发紧张。1954年以后,全国六个大区的战犯管理处撤销,全国除保留抚顺战犯管理所外,主要战犯多集中在北京的“功德林”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