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漏,没有半点的问题。甚至于王灿处理的军务,也是一样。
可以说,王灿文武双全。
恰是如此,杨广才放心王灿处理政务,没有去干涉。加上杨广本身要修道,所以杨广更是不会干涉,反倒是希望王灿继续替他处理政务。
王灿继续道:“如今还涉及到到了这些地方的管理,所以臣的建议是,由朝廷下令,调遣文官前往治理地方,教化高句丽,使得地方融入大隋。”
杨广问道:“有人选吗?”
王灿道:“有!”
杨广道:“谁呢?”
王灿沉声道:“臣认为房彦谦最为合适,此人清正廉洁,且有手腕,尤其此人也有足够的资历,让他总管辽东之事,那么这些地方,必定归顺大隋。尤其房彦谦本人,也是大儒。由他担任,足以胜任。”
杨广说道:“国师的意思是,设立辽东总管,以房彦谦担任。这辽东总管,不仅是管理高句丽、新罗、百济所在的区域,连辽东郡也一并纳入?”
“是!”
王灿点头回答。
杨广想了想,沉声道:“如今的房彦谦,已然是六十出头。这样的人,长途跋涉到辽东苦寒之地,他能够承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