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懂得特别多,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能被朱老师收下的学生肯定是优等生,恭维两句准没错。
师兄一听,眼睛里明显闪动着“找对人”的光彩:“别听他们乱说,我懂得也不多。有什么问题,你问吧。”
“你看看这两个组织图片。”她把图片放在他桌上,“两个组织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这个性能提高了30?”
这位师兄深思熟虑十分钟后,凌凌搬了把椅子坐下。二十分钟后,这个师兄开始查资料,翻教科书,她耐心地等着。一小时后,看电影的、聊qq的师兄也凑过来,讨论阵容不断壮大。两小时后,整个实验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大家各持己见,据理力争!
凌凌看大家讨论得口干舌燥,一路小跑买回来些饮料、瓜子、薯片、牛肉干等校园广泛流行的零食。
“师兄,师姐,你们歇会儿,吃点东西再讨论吧。”
中国人的传统,座谈一旦开始,话题就会越扯越远,从博士补助聊到买房买车,从交女朋友聊到结婚生子,古今中外,无所不及。后来,他们又聊起t大的教授们,笑声在实验室久久不绝。
比如,
陈老师跟学生打牌耍赖皮,还自称是“博导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