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赏罚、授大官爵位、革除旧制、赦免降虏等也用制书。至于“谕”的话不算正规文书。
而“诏曰”格式就不一样了,一般都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令”,要加盖玉玺。
不管是宋朝的圣旨还是其他朝代的圣旨,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也就是说,皇帝有权利直接拟定圣旨,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大部分都是由宰相机构将意见写成札子,然后进呈皇帝,如果皇帝认可,才能够得到皇帝的授权开始拟定圣旨的草稿。而且不管这旨意是皇帝的想法还是来自于大臣,都必须先进入草诏的程序,一般情况下都是交由中书舍人起草。并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随便交给一个亲信或者太监随手一写就结束的。
也就是说,这道圣旨是整个朝廷大佬们都认可的,必须去执行,如果执行不了,那么不好意思 ,抗旨,后果怎么样自己想吧。
张公公继续宣读,“今听闻静海州判事王琛有鬼神 之力,乃是本地城隍,朕特地为其正名,赐通州静海城隍名王琛,允许开宗立庙,受世人香火。”
嗯?
封我当城隍?
还是官方承认的那种?
王琛颇为诧异,可是不对啊,这算是加官进爵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