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后人都理解错了,庄子描绘的是一幅规模浩大的修炼图罢了。
宁凡撇了撇嘴,他觉得北冥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浩大场景,它的运行机制,以及背后的力量运转规则,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那本上古遗书确实艰涩难懂,宁凡也看了好几遍,但一时之间还是找不到头绪。毕竟是寡言三清拿出来的,如果拿不出手,肯定是不会拿的,所以上古遗书的真实性不用怀疑。
从修炼到现在,宁凡所看过的典籍也不少了,其中更有不少异文的,比如梵文,比如古篆文之类的,差不多都能从中悟出其真意,但是这一本非常诡异,它的文字方面没什么特殊,一笔一画也朴实无常,意思也很清楚,就是理解的时候怎么也无法令人满意。
也就是说,对方说的每一个字都懂,每个句子都懂,但听到最后也不明白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等看完全书的时候,莫名地就啥也记不得了,无法形成完整的印象,更不要说理解了。
这就是此书的奇特之处,宁凡也是反复揣摩多遍,才寻找到一丝诡异,就是在看完全书的时候,会有一种极其隐蔽的力量阻止他形成完整印象,那股力量无形无质,让人根本地从觉察。
如果不是宁凡可以任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