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崔九针砭时弊、言辞锋利,他的答卷在考官间争议很大。徐正卿没多说话,他有一些私心的,对崔九过分挑剔的私心。于是,这份卷子,在徐正卿这个主考的建议下,呈到了御前,好坏由皇上定夺。
老皇帝觉得很好。
他正需要在西北插上一把寒光凛凛的锋刀。
又因崔九过于貌美,是一位风流郎君,老皇帝越发满意,理所当然地指他为探花。
今日之景,恰如昔日。
方才上朝的时候,老皇帝和蔼可亲,夸徐正卿事办的好,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在左右前后的目光中,徐翰林恭恭敬敬地出列,老实巴交地开口——
他向皇帝陛下请赐御医,给他的夫人诊疾。
他一语出,满堂不解。
就这??
老皇帝都不好意思欺负老实人了,没把徐正卿的女儿指婚给新科探花郎,让他们夫唱妇随同往西北。
徐正卿不晓得自己不经意间做成的事,他作着揖,在下朝后一众同僚或真心或假意的恭喜中全身而退,他急着带御医回去给自家夫人看咳疾呢。
就在这时,他看到安进忠也出来了,手上还捧着明黄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