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要等快开席了才过来打招呼,反而来得要晚一些。道路远一点的客人,生怕迟到了错过开席不礼貌,通常会起个大早赶路,反而会提前到。
这好像已经成了惯例似的,大家也见惯不惯了。
刘氏的娘家人,就来得挺早的。
依旧是刘老汉赶着马车,刘氏的几位兄嫂,几乎都来了。这里的小辈,也来了几位,因为刘家没有孙女,所以杜玉娘没有表姐妹来添妆,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男女是要分席坐的。
前边西面铺子里招待男宾,那边有杜河清,杜安康亲自招呼,还有邱大成和两个伙计帮忙,出不了大乱子。
女眷这头,刘氏带着如锦,还有她娘家嫂子宁氏招呼着,因为来得人不多,倒也有条不紊。
刘氏刚把两位以前杏花沟的亲戚们安排好,门外便停了一辆马车。
杜小枝和杜小碗小姐俩,双双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一进屋就跟杜河清等人打了招呼。
“大伯,大哥。大娘!”
小姐俩穿着八九成新的新衣赏,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站在一起,如同两朵清丽的水仙花一样。
杜小碗长高了不少,头发也不黄了,脸上也有肉了,瞧着比在家里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