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
说什么鱼头朝着谁谁就得喝三杯,然后鱼尾得喝四杯,直至演绎到“头三尾四腹五背六”,总之是自己不喝别人多喝才好,那是后世的酒文化,当代的辽国不兴这个,要想灌醉对方,自己首先要喝好,一切只凭真本事,真酒量。
不过辽国人地处北国,天气寒冷的时间居多,自是顿顿有酒,所以各个都是酒精考验的革命同志,虽然来陪这些宋国人喝酒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在酒量方面却有着优越之感,喝你们宋国人,简单!
然而辽国人却不知这样喝酒恰恰对了对方的胃口,这帮宋国人是些什么人?这帮人不说各个嗜酒如命也差不了多少,都是些酒精考验的革命战士!
不说这其中能喝的爱喝的,只说最不喜欢豪饮牛饮的林冲,在看守草料场时也因喝酒玩忽职守,赶不回去时躲在风雪山神 庙里还要弄一葫芦酒喝着解闷儿。再有就是为了公务严格要求自己的杨志最终也免不了要喝上半瓢药酒才丢了生辰纲。
梁山好汉哪有不喝酒的?不仅没有不喝酒的,而且还没有酒量浅的。这帮人坐在一起,就算辽国人不来劝酒,他们也会喝个痛快尽兴,这时辽国人一个个牛逼哄哄的过来斗酒,可谓是正中梁山好汉们的下怀——他们早就看辽国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