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和空冥子等大行家眼里,却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呢?不是说般若掌这门功夫不好,但是这套掌法与孙安的武功较量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药不对症。
又好比下象棋,对手走了一步炮镇中宫,你这边能够采取的应对就那么几样,或顺炮或列炮,或屏风马或反宫马,甚至飞象支士也行,但是你走了一招边兵进一就太离谱了。
虽然人们多半不认识孙安这种得自神 授的屠龙拳法,但是为数不多的几名高手都能立即看出孙安的拳路要旨,并且可以立即想出应对的办法,就好像孙安和灵兴是正在下棋的两名弈者,而几名高手也都是棋力高深的看客,他们都能感觉到,灵兴的般若掌颇有无的放矢之嫌。
如果一定要给灵兴的应对做出评价,那么就是一句话:没有针对性。
这些高手当然不会立即出言评价,而是不约而同的保持了缄默,灵兴药不对症是灵兴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少林寺的事情,别人出言提醒可就过分了。
刚刚获胜的卢俊义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刚才他和杜壆那一场对阵,他赢就赢在策略高明上面,可以说他是最讲究针对性作战的,因此就不免有些感到惋惜,心说这灵兴禅师的心思 不见得有什么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