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背箩放在树底下,自己也在树荫下坐着休息一下。一片长宽几十米的茶叶地,在山势下一台又一台的搭了下去。久没人打理,现在已经长满了高高的杂草,很多地方都与茶叶齐高了。而那些茶叶呢?已经因为自然生长的茶树的原因,嫩芽少得可怜,好在茶地足够宽大,够刘阳此行的收获了。至于杂草呀,茶叶的修剪什么的,他压根儿就没考虑。他要的就是生态茶,反正能采个五斤十斤的他就已经很满足了。而这些满足并不需要特意打理的茶地,只管茶叶发芽的季节择取所需就足已。
休息够了,刘阳也开始动作了。他把背箩里的袋子收在一边,然后把背箩斜跨在背后,开始采茶了。他并没有忘记怎么采摘茶叶,一片叶子一芽尖,两片叶子一芽尖,重要的不是采了多少,而是嫩度合适、大致相当。也不忘了时常往zui里递一口脆嫩的茶叶,苦涩和茶的清香、木茶的原味一起充斥。时不时还会被洋辣子麻上那么一下,算是增加了采茶的乐趣和挑战性。
三个小时,大概在7、8斤左右,加工炒熟以后估计就只剩4、5斤了。不知不觉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一抹斜阳滚滚,刘阳又赶紧把茶叶收进袋子里。然后拿了柴刀,去砍一捆双手合抱的干柴,长度都有一米以上,最长的都有刘阳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