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海州的经营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有了较高的门第,海州武家就能很容易的和海州当地的豪商地主联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姻亲集团。
武好古笑道:“请说吧。”
“第一,海州武家的子弟不能丢了耕读传家的根本去做商人。”
武好古淡淡一笑,武诚之、武好古和武好文这一支武家子弟,在白波义门武的眼里,大概就是丢了根本去做了商人的吧?
只是经商的开封武家在武好古、武好文这一辈就憋出了官人,进士看着也大有希望可得了。
而一心一意耕读传家白波本宗,却连个特奏名进士都没有!
“第二,海州武家的家塾一定要有大儒主持授课。”
什么是大儒?武好古心想:中了进士的儒应该够大,可他们是不可能去一个私塾授课,而会去私塾授课的儒都是自己都考不上的……这怎么能算大儒呢?
“第三,海州武家一定要维持聚族而居,不可分散于各地。”老秀才说,“若是答应这三条,老夫就同意分半个义门武去海州。”
要求还真不少,而且都是做不到的!
不过武好古却还是连声地答应下来,“行啊,行,一切都依大爹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