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是新华社的两个小有名气记者褚玉林和王凡二人写的,当然对象是长川实业的改革,背后人物是沙正阳。
这篇文章也就罢了,但关键是后边还有一篇编者按。
编者按把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进行了提炼和更深一步的挖掘,提出了改革永远在路上这一观点。
编者按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而且这个提炼挖掘,一下子就把这篇文章的立意也提升了许多,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一下子进化到了改革永远在路上,少了这两个字,其分量提升十倍,含金量同样提升十倍,而且是在半月谈这类杂志上,其影响力可想而回。
轻轻叹了一口气,李铭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人物,不但分析问题到位,而且很善于捕捉时机。
十五大召开在即,这样一篇文章所起到的影响作用,谁都能感受得到,别说一个副厅,就是正厅都不在话下,只不过对方现在的条件不成熟罢了,但这篇文章可以让这个家伙直接进入更高层的视野中了,千值万值。
李铭当然也清楚,能请动新华社的知名记者,不是光靠关系就能行的,那得的确要有点儿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而且还需要相当应景。
沙正阳的这个造势时间节点选得恰到好处,而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