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此时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不少,说话含蓄多了,不直称对方为犬为奴了,用一个‘卑’字代表了,显然这‘卑’字也不是好意。但是就是我们华夏民族这种程度的提高,已经让蛮夷们都美的冒泡了,纷纷争抢冒领,史载数十万匈奴皆自号‘鲜卑’,完成了从‘奴’到‘卑’的升华。”
“至于五胡里其他四胡里,匈奴不表了,羌族也是从羊的老熟人,氐族的‘氐’字是从‘羝’字化来,氐古人以为羝,即公羊之义,看来到这个时候,那些异民族汉学造诣也加深了不少,主动把兽字偏旁去掉了。只‘羯’族还保留动物偏旁,巧的是,这个民族在当时也是地位最低下的民族,常辱称为‘羯奴、羯狗’,忝列五胡之末。”
“五胡乱华之后,就到了隋唐时期,乃至到唐定天下,中原重上华夏文明发展的轨道。或者是出于心理上对异族骠悍善战的余悸,或者是因为中原大地上民族间融合已深,连唐室都有异族血统,又怎么能蔑视来自老家的新兴异族呢?所以呢,在这个时代我们华夏民族对异族名称看不到多少歧视的痕迹了,突厥、铁勒、高车,感觉都是比较中性的字眼,就好像现在我们知道英语突厥一词同“土耳其”,为“turkey”,所以想必那时对异族的称呼完全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