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效果都不理想,中国画和电影始终难以完美融合,只能提取一些中国画的元素放在电影里。
张然以前是学油画的,对中国画的理解非常肤浅,根本体会不到中国画的妙处。不过在北平奥运会期间,为了从传统艺术作品中寻找创意,张然看了大量的中国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跟很多画家进行了交流。等到奥运会结束都时候,他对中国画就有了非常深的理解,并成了八大山人的铁杆粉丝,他也希望在中国画和电影的对接上作一些尝试。
张然缓缓地道:“应该是理念上的差别,他们是把电影的画面当成一幅画在处理,追求画面意境的营造,而画是不会动的,所以固定机位的镜头比较多。我的理念有点不同,在我看来镜头是观众的眼睛,而镜头里面的内容才是画。中国画有一个理论叫作游观。我们在卢浮宫看画,是站着或者坐着看。但你在故宫去看有些中国画,就不能站着或坐着看。因为有些中国画特别长,有横幅的,有立幅的。因为画特别长,你不可能一眼将所有的内容看完的,只能慢慢从左看到右,从右看到左;冲下看到上,从上看到下。在看画都时候,你就必须走动,这就是游观。我的这部电影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画,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画中的故事、人物,我们人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