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势,的确有无敌的气势。
三个火枪手?呵呵。
火枪手是不是就是这样的火铳手?他觉得应该是如此。
在那个时代,欧洲列王都在彼此征战不休,火铳虽然大量使用,比例应该还是不大,更多的可能也是大枪长矛和弓箭手,火铳手也就格外荣耀,被美称为火枪手吧?
什么枪骑兵,龙骑兵的,应该还都是使用长枪的骑兵,过后才慢慢都有了火铳乃至后世的马枪。
况且一边看着,一边遐想着,思绪从北京城郊跨越到了当时的欧洲,可惜他对这个时期的欧洲史并不熟悉,不是他看书不多,而是这个时期的欧洲史不仅很乱,而且造假现象严重,有不少都是后世伪造虚构出来的历史。
如果全国的军队都拥有如此的装备,如此的阵容,又当如何?
可惜,这只能是幻想,每年的国库收入,就是什么都不干,也只能供养十万这样的部队吧。塞外的精兵一般也就是十几万不到二十万,不仅是人口基数的限制,更是财力的限制。
一般来说,十个人供养一个兵是比较恰当的比例,如果非常时常,可以增加一倍,也就到顶了。大明朝两千万人口,最多也就能供养两百万的兵力,但要精良还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