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才好,那样的话,这些客人的银子就都流进他们的腰包了。
在一个杜家酒楼上,更是人满为患,据说这里就是杜牧写出那句有名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地方。
这当然是胡扯,杜牧如果当时已经坐在酒楼上了,还用向牧童借问什么酒家啊,那不是骑驴找驴吗?
不过人家酒楼掌柜的也有说辞,说是当时这地方只是个小客栈,就是因为杜牧的这句诗才改成酒楼的,而且酒楼的生意从中唐起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胡扯的没边了。
历代兵燹战祸,大同城都不知被毁了多少次了,一家酒楼能从中唐一直幸存到现在?命够大的。
不过这种美丽的童话也没人刻意去拆穿,否则就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了。
酒楼里卖的是招牌酒,杏花白,这确实是跟杜牧有关系的,而且一定是从杜牧那句杏花村演变而来的。
本地也有一种名酒就是杏花村,不过是米酒性质的,那也才是正宗的杏花村。
杏花白乃是宋朝时才研制出来的一种蒸馏白酒,所以称为杏花白。本地也有汾阳白,就是后世著名的汾酒,当时还只是一种地方名酒。
杏花白也有很多品种,主要是因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