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南京彭宇案”,最终法官屈服于外界的舆论压力,选择了让双方息事宁人。
南京老太还沦为了全国百姓冷嘲热讽的对象,这件事情也直接造成了天朝一次重大的不可挽回的道德滑坡。
但事实上,那件案子的真实情况是彭宇真的撞到了老太,老太要求赔偿天经地义。
彭宇并不是受害者,而是真实的施暴者。
但他当时选择了隐瞒。
法官了解真实的情况,但他害怕一旦做出公正的判罚,不能够说服全国百姓。
所以他做出了符合舆论的判罚。
这是舆论的胜利。
但却是法律的悲哀。
作为法律从业者,当时业内被这件事情影响很深,齐林对法律的认识也随之“加深”。
现在,他就是运用当初学到的东西,以舆论来倒逼判罚。
天朝的法律,在威胁幼女上面,判罚的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轻的让人愤怒。
但齐林改变不了法律。
他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有些事情,既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