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会把已知的资料提供给龙先生,看看当年的112窟里发生了什么。”
我稍一犹豫,他便向外面叫:“宝月,给龙先生播放资料。”
房间的右侧屋顶上传来轧轧之声,一幅银色的幕布缓缓垂落下来,伸展至一百寸左右,无声地停住。随即,房间左侧的投影机射出一道白光,落在幕布上。
“1986年1月3日,地点,莫高窟112窟,第五十二次探访研究。”画面一出现,有个男人嘶哑的声音便响起来。
画面中,正是略显昏暗的112窟。
这种先报出时间和地点的语音记录形式,是考古学者最常用的。
“我始终相信,莫高窟里的每一寸壁画都是多层结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必有深意。一定有某种特殊的理由,后来者才一遍又一遍用新鲜的草泥将原先的壁画遮盖,两层之间,又刷了某种配料不明的油脂,确保新泥不会破坏旧画。这种理由,不可能是因为无处作画。莫高窟外面,可以开凿洞穴的地方很多,就算退一万步说,鸣沙山无处选址凿穴,附近的三危山上,大片山崖可供选择。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古人一定要在莫高窟的位置凿穴,还要多层作画,将从前那些极度精美、含义深刻的古老壁画遮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