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绕绕不管,归根结底是他们给不给过。
“看主编的意思吧。”张责编日常甩锅。
“要是主编在这儿的话,他肯定是给过的,他一向激进,再发问题稿方面他从没有什么疑义。”
“你这意思是?”
“我认为不能给过,我们是要给文坛输送新鲜血液不假,但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有标准、有规章,被很多人当做了标杆的正规杂志社。现在对于《微尘》的讨论尚未下定论,我们如此匆匆忙忙地发出《逐梦》,无疑是给其他人一个暗示我们支持沈瑜的文法。这会影响很多人的判断。”
众人皱眉。
有责编继续道“不仅如此,很多想进入文坛的新人,都会选择以我们的杂志社的文稿为范本进行蓦写练笔。沈瑜的文章我们刚刚也讨论过了,里面存在太多的错误。或许沈瑜他个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但其他人呢?我们如果发稿,那到底是在帮助文坛新人,还是在将他们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一次是否发稿,比当初决定发不发《微尘》还要困难。
因为《微尘》可以看作是一次冒险,是对是错都尚未有定论,青云社发出《微尘》引发的讨论并不会带有太多青云社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