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他岳父手里学来的,源于嘉庆朝就在玄武门外摆摊的“崩豆袁”。而由于袁家无子,招了避荒要饭进京的老丁当上门女婿,所以“崩豆袁”慢慢也就变成了“崩豆丁”。
旧京时,“崩豆袁”可一直是整个南城的老百姓,阴天唠闲磕时最好的助兴佳品。
无论是铺子里售卖的花生、瓜子、崩豆、开花豆、还是糖炒栗子,味道都是顶好的。逢年过节,或赶上婚丧嫁娶,甚至还有北城的人专程赶过来光顾。
可惜后来到了老丁经营的时候,由于日伪时期经济大萧条,好好的铺子败落成了一个小摊儿。而解放后又搞了公私合营,老丁便甩手把摊子充公,自己进食品厂当了工人。从此,京城人也就彻底没了这种口福。
要说起来,当初洪衍武和陈力泉学艺时补充营养的炒黄豆,就是老丁亲手炒制的,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特别的福气了。
天气很冷,王蕴琳手里的东西也沉,再说她又惦记着家里,更何况老丁这人平时有点小抠门,今天能主动送出这一包开花豆,那也是相当大的面子了。
所以王蕴琳固然觉得不太好意思 ,但也只略微推让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至此,老丁才喜滋滋频频点着他那秃脑袋瓜儿关门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