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赶海人”。像“老刀鱼”这样的“海碰子”,人数却实在不多,因为有本事捞捕真正海珍品的人终究还是少数。
要按道理来讲,物以稀为贵,不存在恶性竞争,“老刀鱼”的海参应该挺好卖才对。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别看途径他身旁停下看货的人不少,可真做成生意的却没几个。
洪衍武在一旁等了一个多小时,“老刀鱼”才以两毛钱一头的价格出手了二十五头干参。要照这个速度,“老刀鱼”带来的三百多头海参,恐怕至少也得两三天才能卖掉。
为此,洪衍武不由暗暗摇头,这可与他以为海参供不应求,很快就能销售一空的最初期待相差甚远。于是他只把陈力泉和“小百子”留下,嘱咐他们护着“老刀鱼”点儿,就自己考察市场去了。
逛完了整个市场,他又去了附近的水产商店。他不但旁观几次其他“海碰子”与顾客讨价还价、完成交易的全过程,还把各类水产的价格暗暗记在心里。等都转悠完了,时间已经又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当他回来的时候,再一打听,他走之后,“老刀鱼”也不过又卖出了四十余头海参,价格还是两毛钱。而且这中间还出了两档子波折,幸亏他有先见之明,把陈力泉和“小百子”都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