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产量最高的时候无非是每年万吨左右的鲜海参,换算成淡干参那就是三四百吨。
“运动”之后,由于各行各业生产荒废,海参产量也逐年递减,迅速降至到每年两千余吨的左右,近年的淡干参也就只能出不到百吨了。
那么今年,即使是按水产公司预计的产量倍增,也无非就是二百吨的淡干参罢了。
至于滨城“海碰子”们,虽然人数众多,大致有数千人左右,但水平又参差不齐,采捕方式也相当落后。即使按四千人,每人五十斤淡干参的均量计算,顶天了,也就是全年一百吨淡干参的捞捕量。
这样一来,今年滨城海参最大的总量也就能估算的差不离了。滨城官方、私人加在一起,也超不过三百吨淡干海参。
并且实打实的说,滨城的海参供应其实就从没有充足过,若以本地城市人口算,渔业状况最好时候,产量也就够每人分到二两淡干海参的。
同时淡干海参却是不多的、能够长期保存的海货,每年滨城都要向全国各大城市的知名酒楼饭庄大批供货。
再说滨城本地经营海鲜的饭店有多少呢?来滨城出差的流动人口又有多少呢?就更别说滨城这个海滨城市因为风景秀美,每年还要接待不少来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