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机器,装成三四十台。
那些机器的元器件差些,都是等级品,但内部供应,视质量情况只卖一百二到一百五一台,还是极为划算的。价钱相当于三折。
五,顾客返修电视机。
不得不说,当年电视机的质量还不够稳定,返修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或许还记得。八十年代初期,电视最火热的时候,当年报纸上曾经登出过四幅漫画,用四部老电影的名字来讽刺电视机的质量问题。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开机很久才亮。
《多瑙河之波》——图像扭动。
《看不见的战线》——只剩中间一条线。
《今天我休息》——黑屏。
因此尽管当时退货换货的条件非常苛刻,甚至还谈不到“三包”政策,但也还是会有不少人,想方设法找到厂子退货、换货
毕竟电视是这么贵的东西嘛,不能看谁干呀?求爷爷告奶奶,就是绕多少弯子,找邻居二姨他三舅姥姥的四外甥去,也不能让这么一大笔钱打水漂了。
而换下来的机器,由厂子直属服务部修复后,转为内部供应。每个月大概十七八台左右。价格也是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