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邓在军才又再次执导了最知名的那次春晚。
1979年春节,国人还在电视上看到了第一条电视广告。沪海电视台春节期间播出了长约90秒的“参杞补酒”广告片。
香港《大公报》一名记者在当时的报道中这样评论,“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共和国经济的巨轮开始启航。”
总而言之,从方方面面来看,都渐渐具有人情味和生活色彩了!
正是因此,对普通百姓而言,这一年互相拜年时,说的除了“过年好”这样的传统话语。也多了好些家长里短的寒暄客套。而且民间语言渐趋轻松,话语时代性有着明显的体现。
比如上了点年纪的关心,“春节您家本儿上的‘五斤肉’买了没呢?”
“买了买了。今年真是比去年强多了,炖肉总算是能让孩子们多吃几口了。”
年轻人们在这年春节刚刚相互询问,“你有没有听邓丽君的新歌啊?”转过年来便又对刘文正拜得无以复加。
“哥们儿,听过《外婆的澎湖湾》吗?是个男的唱的,真不错……”
“冒儿了吧你!人家那叫刘文正。他的《兰花草》、《迟到》、《童年》、《橄榄树》也好听,不比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