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天然游泳场起初还有“玉渊潭”、“积水潭”、“什刹海”等若干家,可后来“玉渊潭”后湖一度关闭,“积水潭”彻底停业。就连“西小海”的“什刹海人民游泳场”也被填平盖了“什刹海体校”。
虽然后来又在“什刹海体校”旁边新开放了一家“什刹海游泳场”。但名字差了“人民”二字,面积比起过去可小了不少。
至于设施相对正规的露天游泳池,仅有陶然亭、青年湖、工体寥寥几处,面积也不大。
当然,一些人多地盘大的单位是有条件不错的露天游泳池甚至是室内游泳馆的,但只限对内部和家属开放,还得办理游泳证。老百姓是没法去的。
那实在在没地儿,又想游泳该怎么办呢?
广大人民群众便只能去“约定俗成”的天然场所“游野泳”了。
如“八一湖”、“莲花池”、“陶然亭公园”、颐和园里的“昆明湖”等等,甚至是护城河。但像“北海”这样的地方有专人查管,却是不能去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同样是“物以稀为贵”,天一热,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想尽办法拥向水边。与其说游泳,倒不如说是集洗澡、避暑、郊游、冒险、娱乐、社交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