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的工作不是谁能凭空变出来。至少几年没戏。
而这些人得吃,得活,闲着没事也会找事消遣。所以注定了,这种情况会进而造成海荒。
完全可以预见,几年之后,不光海参,恐怕连“海红”、“海蛎子”、“刺锅子”都会被成千上万人掏空,变成稀罕货。
总之,只要没有工作岗位,海参就会越来越缺,越来越少。
三,政府如今就已经有点强弩之末了。
政府通过调配外地海参过来维稳市场的手段,上次就用过。唯一确定的是,这种办法只能起一时之效,长期绝对失败,这是难以扭转的。
因为除了大师傅不经意间吐露的内幕证实了这一点。哪怕站在全国的角度看,就是山东海参,也同样是供给少需求大。
更何况退一万步来说。山东也有知青啊,大海照样也要被多出来的那些人无节制地所求。
而且山东人口密度大,比这边人还多呢,否则以前为什么有“闯关东”这词儿啊?
像今年能有货调来,无非只因为知青刚开始返城,明年可就未必了。
另外,这几天洪衍武自己和“小百子”也做了一些数据调查。
他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