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种人情。也体会到了一种饮食文化。
别说日后随处可见的廉价烤鸭了,如今变得越来越像“流水线”的“聚德全”和“便宜坊”也不及多矣。难怪当年能成为力压两家老字号的上席大菜。
这才叫真正的烤鸭。也只有“张大勺”这样的真正行家,才能寻得着啊。
而除了以上这条,“张大勺”的美食观点里还有个根深蒂固的原则。
那就是认为一道菜的好坏,食材的因素占60%,工艺占40%。
所以他对食材质地的选择,向来有自己的坚持和要求。
别的不说,光看他去不看菜单跟厨师怎么点菜就明白了。
拿这顿烤鸭为例,他当时不紧不慢的,是跟艾师傅这么交代的。
“今儿的龙须菜新鲜吗?新鲜就给我扒一个……有鲜蚕豆不?是剥两层皮的那种?……现在这个月份了,大葱,那就得要山东的‘高脚白’。黄瓜得给我去皮,人老了,牙不好……对了,剩下的鸭架子别忘了给我炖白菜心啊,清汤撇油……还有,烤鸭剩的鸭档油也甭糟践,你再拿它给我溜个黄菜。”
听听,就这番话,怎能不让人心里暗自叹服?
啊,所谓的美食家,便是并不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