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道光1820年,是当时八大楼里唯一位置在城北的。
这儿的“炸春卷儿”和“盅儿糕”很有名。
更因为服务对象多是附近的王孙公子,所以这酒楼无论杯盘碗碟还是楼宇的营造,都特别讲究。
说实话要不是周围都是惹不起的人家把位置给圈死了,规模再无法扩大。
否则以它的名气和档次,一头挤进“八大堂”去,也是满够格的。
不过也正因为长期的服务对象都是旗族,“卿云楼”的买卖对清政府依赖性很高。
所以自清政府倒台以来,买卖每况愈下。
自打南京政府成立,就彻底歇业关张了。
它在“八大楼”的位置,在民国时期,则被后起之秀“安福楼”所取代。
而单先生也说,这楼别看是民房,可这当年是店主人下了重金营造、扩建过的。
瓦、木、油等活儿都规矩地道,且颇有独特之处。
表面看,似乎仅仅只是两层楼,但其实看它的结构设计可不止于此。
像副楼上有一排六间房的阁楼应该是被拆除了。
主楼之上还应有一大片露台和庭阁,如今也不见了,仅存一个楼梯口同样被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