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不小变化,难免招眼啊。
比如说,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一样,经济条件一旦改善,首先的回馈必然是自己和家人那贫瘠的肠胃。
更何况能吃才能干,这在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真理。
于是六个青工的伙食标准,不约而同开始上扬。
像饭量最大的黄永和李晓东,如今每顿午饭都得搓俩肉菜。
张淑萍和王来珍,每天下班必然要给家里带一份大食堂当天最好的菜肴。
张绅自觉挣得比谁都多,还大方的请几位同事下了一次馆子。
甚至就连最抠门的朱震凡,都摒弃了炉子烤窝头当早饭的习惯,舍得在食堂买油饼、要豆浆了。
想想看,以他广为人知穷名声,又岂能不让人惊疑?
而除了吃以外,李晓东、张绅、黄永,他们仨抽的烟也明显上档次了。
免费的“北海”无人再去领,统统换成了“大前门”级别以上的牌子。
想想也是,就是抽“牡丹”,黑市价也不过十几块钱一条,他们其实满够格儿享用的。
只是每逢遇着熟人一掏烟就麻烦了。
因为一盒乙级烟顶两盒丙级烟,这烟的水平都赶上车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