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也想去瞧瞧药王殿的样子。
安庆方也说想去,盈澜儿略作犹豫,便道:“也好,素问药王殿好客,我们前去拜会,总不至于把我们拦在门外。路上耽搁一个时辰,晚上还能赶得上投店,倒也不打紧。”
刚到山下,就瞧见一座好大的牌坊。这牌坊倒不同于别处的大红大绿,没有刷漆,仅仅是木材本身的颜色。不过做功倒是十分精细,牌匾上线雕刻各式鲜花,显得古色古香;中间的门匾上刻着“药王殿”三个小篆正字,铁划银钩,苍劲有力。
牌匾右边立着一木一石两块碑文,左边木质那块上书:“益州百姓感念药王殿悬壶济世,特于山门立功德牌坊,愿药王殿万古长青。”,下面的落款是神 龙八年(即唐中宗),离现在也有七十余年了。
另一块石碑颜色还算新亮,上书:“感谢药王妙手再造之恩,益州刘季捐银八千,重修山道。感念药王殿恩泽千秋。”落款是大历十年(唐代宗),即五年之前。
盈澜儿看着第二块石碑,惊叫道:“八千两修了山道!这山道难道是用银子砌的么。”盈澜儿对大钱没什么概念,只知道寻常人家五贯钱就够一月过活。在她印象中,自己家境已经算殷实,一年所得银钱,也不过二三千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