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纸劝降书之后,就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我们投降的。以我们的实力,最多一个多月,就能将他们全歼,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劝降。”
特鲁勃尼科夫说完后,捷列金谨慎地说道:“我同意副司令员同志的看法,被我们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人数多达二三十万人,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放下武器向我们投降的。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时候对他们采取所谓的政治攻势,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
马利宁很了解罗科索夫斯基,知道他不会莫名其妙提出这样的方案,事先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他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前,首先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您能给我们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吗?”
“指挥员同志们,”罗科索夫斯基表情严肃地对几位副手说道:“我之所以会做出劝降德军的提议,完全是为了城里数以万计的平民着想。”
“平民?”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捷列金的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什么平民。”
“军事委员同志,战争爆发以后,有数以万计的平民疏散到了斯大林格勒,使这个城市的人口增加到近百万。但在德军进攻这座城市前,为了不引起恐慌,我们并没有对城里的居民进行疏散,以至于他们都被困在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