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造车 > 第一百零九章 动力采购
在这之前,双方要对供货量进行确认,因为东安公司的生产线是有排期,依照合同安排生产计划。不能说华夏厂说我这个月要2ooo台,下个月生意好了要5ooo台,东安公司肯定无法保证供应。

    经过内部分析,华夏厂做出了年1.2万辆的生产规模计划,就是每个月希望销售1ooo台华夏品牌微面。1.2万辆对一个新品牌来说,算是非常大胆的设想。因为在过去的1995年,微型车领域(包括微面和微卡)第一的长安产了7万辆,第二是五菱的5万辆,探花位置松花江4.5万辆,前三名就占据了将近65%的市场。1万辆是基本维持市场平衡的关键,能保证存活下来。第一年主要是试水市场和站稳脚跟,韩皓没有给微面定下太高的目标,他想就算亏损也不要紧,只要市场开始知道并接受有华夏品牌这个微面就好。跟摩托车市场动辄几百万台数量比起来,汽车市场在中国并未成熟,整个汽车市场销量才14o万台,其中微型车只有26万左右份额。

    供货量和议价关系也有直接关联,比如一台动机成本6ooo元,订购5万台和1万台厂家给出的供货价又不一样。凌云智认为华夏厂能订购1.2万台算是大客户了,毕竟东安厂的生产线一直没有处于饱和生产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