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60%以上的国产化目标很艰难,因为俄罗斯不像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配套体系,要实现自我造血需要投入许多资源打造。
“至少要5万辆规模,我们的本土化投资才会有收益,不然更经济还是从中国直接进口零部件划算。
另外俄罗斯年轻人好像对我们中国人有所偏见,并不愿意进入我们工厂工作。他们的政府官员也让我们捉摸不透,许多事情需要磨合。”
看了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少企业负责人有些打退堂鼓,担心投资打了水漂。
“中国80年代还不是一穷二白,现在汽车产业一样发展了起来。我们作为拓荒者,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意识,来得早将来收益也会更大。作为国际汽车巨头还未涉足的地方,我们越早进来越能占据有利位置。
将心比心吧,跨国投资总要迈出第一步,我们选择俄罗斯竞争相对没那么大。”
韩皓当然也知道俄罗斯投资有风险,但从战略上这个市场值得自己冒险。他努力说服跟随而来的零部件投资厂家,中国人一起抱团才能走得更快。
作为主机厂,在话语权上韩皓占有优势,不管愿意不愿意许多零部件厂家都尝试在俄罗斯建厂,就当把国内一部分收益拿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