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也基本都被信达吸引过去了,我们再搞,除了落一个邯郸学步的名声,还有什么用?”
这种亦步亦趋跟着别人节奏走的感觉,太不好。
如果真有效果,黄北方也不会拒绝,问题是现在再想搞,根本不现实……
一个地区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信达提前这么几天,早就把短期内的消费能力全都透支了。
同样,这事,信达可以搞,北方电器却不能跟上了。
人家本来的库存快被北方电器全搬过来了,可以直接跟电器厂商直接进行新一轮活动,顺便清积压,以此让厂商让步更多,就是便宜个几百块,也不会亏损多少。
而且因为信达电器知名度低,这么一搞,只是宣传效果,就足以收回成本了。
但是北方电器这么搞,有什么作用?
市场没多少了,北方电器本来库存量又多,那么电器厂商这么可能再进行新一轮的让利?
而北方电器在京城的知名度已经足够高了,宣传作用也大减,而且到了这个局面,信达电器该有的知名度也压制不住了!
这么一算下来,他们搞类似的活动,除了亏损就是亏损,效果不大不说,甚至还会减轻信达电器的亏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