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可老板娘非常不满意的说:“这是甚么破诗?大学士您就卖力做一首吧。”
于是苏轼便提笔写下了他人生中的又一首广告诗,诗云: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才子缠臂金。”
许多人人觉得,这首诗便是中国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广告诗了”。
而且不仅有人请苏轼写广告诗代言,更有甚者,因为苏轼太出名了,还有些人是蹭苏轼的代言,也就是无中生有。
据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就是在宋朝的宣和年间,有个叫潘衡的生意人,在江西一带卖墨,而这个潘老板卖墨的招牌就是:苏轼。
没错,他手里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他当年和苏大学士在海南时曾遨游墨海,深受苏大学士的赏识,于是传授以制墨的独门秘方,说我卖的这些墨,都是按照苏大学士的秘方做出来的,“自言尝为子瞻造墨海上,得其秘法”。
要知道在当时的书画市场上,苏轼作品的行情早已居高不下,到了“一字万金”的地步。
再加上当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他的作品又被仇家大量销毁,于是更加的水涨船高,真的是一字难得,甚至延伸到了制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