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出杨柳的风姿,并极力烘托边关的险峻。
“书角”、“杨柳”有着浓重的军旅色彩,在此更突出诗的主题。
最后两句则着重突出了将士的精神 风貌,“长驱”、“驰捷”与首句之“骁勇”遥呼,照应了开头,又表现出守关者杀敌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
因此,这首诗听完之后,所有人心潮澎湃之下,都是大呼过瘾,恨不得化身诗中的主人公,手提宝剑,冲上战场,杀敌报国。
也无外呼大家有此想法,因为此时的大宋朝虽然看似歌舞升平,但其实暗流涌动,边患一直不断,以前一直跟着辽人作战,最后虽然好不容易议和,签订了可耻的澶渊之盟,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可才刚和平没多久,李元昊又起来闹事了,让得边疆局势再度紧张起来,一触即发。
所以此刻,听得文举生所写的这首诗,直接便是唤起了所有人的爱国之情,对于边疆的关注,对于戍边将士的钦佩,是不由自主的鼓掌赞叹道。
“好,写得好,好久没听到如此慷慨激昂的边塞诗了啊,一众文举生老爷大才!”
“没错,写得真的好,而且不仅写得好,柳依依姑娘唱的也好,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真是完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