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很多人以为只有在今天才对死刑犯讲人道主义,不至于遭受虐待。
比如很多国家,是没有死刑犯的,且他们的最高判期是22年。
在这里,死刑犯除了没有自由以外,在监狱里甚至能享受到五星级的待遇。
但其实,在宋代也相差不多,比如即便是被砍头,也是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
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做法称为“临终关怀”,那么宋人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许多朋友耳熟能详的一句诗。
因为这首诗,他的作者宋祁还得了一个“红杏尚书”的雅称。
不过我们今天说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宋玘。
要知道宋祁的父亲宋玘是个大法官,他每次执行死刑的时候,都会拿着最终判决书大声向囚犯宣读:“尔罪应死,尽诏家人,使之相见。”
说完以后还为死囚犯安排了“最后的晚餐”,让他吃饱了好上路,莫要做个饿死鬼。
那么死囚犯听了以后什么感受呢?史书记载,“囚皆叩颡感泣”,把这些死囚犯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那么这么做就完了吗?
当然不是,等到处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