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的官吏工资标准绝不像顾炎武等人所说低得让人无法接受,反而算得上是“重禄”了。
但是,明代官员生活拮据似乎又是事实,这里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很简单,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俸禄标准执行不到位、物价上涨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这些。
是在于中国古代的家庭制度,特别是妻妾制度,咱们就以大清官海瑞为例。
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
需要说明一下,钞是明代发行的纸币,不过很不值钱,发行当年就贬值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能拿来擦屁股,还脏手。
所以仅以12石大米、27.49两银子来计算,它能不能使一个五口之家过上相对来说还过得去的日子呢?
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表明,当时普通百姓五口之家每年如果有30两银子,日子已经可以过得不错了。
有学者曾推算过清代江南人的年生活费支出,大致情况如下:
1.每年每户(以一家五口计)日常生活所需口粮为15石~18石(以常年米价1石值银1两为准,约需银15两~18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