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买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

    但其实都是他想当然而已,哪那么容易啊。

    毕竟当时世家才是学术方面的权威,掌握着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对他们来说,中举简直不要太轻松,而对普通百姓来说,则不要太难。

    而且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考试的内容算是相当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

    唐高宗李治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

    而却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

    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作官的资格,不想后来的明清,只要中了进士,几乎能百分百的做官,在唐朝,你只是去得了资格证,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作官。

    不过无论如何,这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中了进士,还是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科举成绩公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