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乾隆两朝,复试间行之,至嘉庆初始成为定制,地点在皇宫保和殿。
复试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当日交卷。
第二天派阅卷大臣评定成绩,分一、二、三等,列等者即准参加殿试。
殿试于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乾隆二十六年定四月廿一日举行,廿五日传胪(公布名次),著为定制。
殿试最初在天安门外,顺治十四年改在皇宫太和殿东西阁阶下,遇风雨时,在太和殿东西两庑。
乾隆五十四年,又改太和殿在保和殿。
殿试的内容为时务策一道,由读卷大臣拟出若干题,送皇帝钦定圈出,作为试题。
殿试试卷的评阅,由皇帝任命读卷大臣进行(由于殿试在名义上是皇帝作主考,所以称读卷而不称阅卷)。
读卷大臣共8名,首先由礼部开列大学士及进士出身的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的名单,奏请皇帝从中简派。
殿试翌日,读卷大臣集于文华殿阅卷。
其阅卷的进行,将全部试卷平均分给八名读卷大臣,各自先阅自己所分之卷,然后互相轮看,称转桌。
最终成绩的核定一般推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