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见匮乏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频繁的御侮战争中,早就显露出武举人材不能适应新的战争,除了长矛大刀与坚船利炮之间的差距外,更重要的还是基本素质和军事思 想上的差距。
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陈规,武举考试竟一直被延续下去。
光绪二十一年,荣禄首先提出废止武举考试,主张各省创设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
遗憾的是,荣禄的倡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一拖几年,光绪二十四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
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了起来,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举制度才终于被宣布废止。
可惜这已经太晚了,仅仅十年后,大清帝国便宜告灭。
当然,不管怎么说,武举还是有其特俗的历史地位的,毕竟也算是为武人打开了一条出路。
像是古代科场的最高荣誉是“独占三元”。
即一个人得了三个第一名: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
大家知道的较多的,可能只有文举的连中三元,其实武举也有连中三元的说法,像是清朝武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