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干戈,军饷奇绌,各朝无不“鬻官为市”;待天下甫定,新朝甫立,又因仓廪虚罄,率行开捐。
以后的历代封建政权也无不开办捐例。
这其中自然包括清朝,而且是大行其道,娟官的人多不胜数,这也是造成清朝积弊而亡的原因,之一。
因为之前说了,在清朝你想要做官,主要就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正途,就正常正当的途径,是科举考试。
那就是努力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先考秀才,完了再考举人,举人完了再参加会试,取得贡士的资格。
完了再参加殿试,取得进士的资格,进士以后就可以分派官职,派到县里面就可以做七品知县,考中进士,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个官做,这是正途。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个正途是很难的,道光之后中国已经有四万万人了,也就是四亿人,每三年才考一次,一次就取三百来人,平均一年取一百人,清朝268年总共就取了26846个人,平均一年101个人都不到,堪称那个时候的创造101,就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
于是大部分人想要做官,或者经过努力没考取,或者努力了,也没考取,怎么办呢?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