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的和平等的,没有人被排斥在这种机会之外。”
“但事实上富人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比穷人子弟多,自然录取的机会也比穷人子弟多。”
“虽然如此,有些天才的穷人子弟还是可以通过这种制度脱颖而出。”
“至少有这种可能性对穷人来说就是一个安慰。”
“官的权势是由自己的功名得来的,这也增加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除非考试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有学问和才干的人是有一定的保证的。”
“除非有特殊原因使人不顾一切铤而走险,这种制度对维持社会秩序是有利的”。
他赞扬了中国的科举制和中国政府。
英国人麦杜思 在中国封建制度已进入晚期,科举选士这一政治制度也已严重腐朽、凝固僵化了的19世纪中叶,在他撰写于1847年间的《留华札记》中,仍极力主张西方国家仿行中国的“公职竞争的考试制度”。
他高度赞誉:“中国的国脉之所以历久不坠,纯粹地完全是由于政治修明,政治之所以修明是由于能起用贤能有学问的人。”
对于麦杜思 对科举选官制度的这一评估是否具有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