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时候就种田,既巩固了边防,积蓄了力量,又节约了国家军饷开支,西夏人也不敢冒犯,于是在1044年两国达成和议。
在这期间,范仲淹写了一首词,《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西北边疆的秋天,和内地不大相同,南飞的大雁也觉得荒凉,没有留意。
四面边声是指:“凉秋九月,塞外草裏,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在重重迭迭的山岭环抱中,在长烟落日下,孤城一座,早早就关门闭了城门。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边塞形势的严峻。
下篇着重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是作者自述怀抱,自我感叹~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借一杯浊酒,消万里思 乡之愁。但更叫人愁的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是用典,燕然,即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