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苏轼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经是博通经史,写起文章来,下笔数千言,毫不费力。
1057年考中进士,做过多年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学士。
但因其一身正气,不阿权贵,所以仕途坎坷。
1089年苏轼被贬为杭州知州,到任后便发现这里大旱,百姓出现饥荒和瘟疫。
他立即上书朝廷,要求免除应上缴粮食的三分之一,获得批准,减轻农民的部分负担。
众所周知,今日的杭州西湖,有两条靓丽的风景线,一条是白居易修建的白堤,一条是苏轼修建的苏堤。
苏堤是一条长三十里的长堤。
是苏轼带领群众,挖湖取土,筑建成的。
苏堤既挡住了潮水,使海潮不再灌入市内,又扩大了西湖面积,方便了交通,疏通了西湖水利,保护了西湖不被淤塞。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杭州的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挂苏轼的画像,吃饭的时候也要祝颂几句。
还有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修了庙,可见那里的人民对他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