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的较高收购价比率与崇宁二年(1103 年)出现了 5%的较低的收购价比率之外,其余时间钞引的收购价比率基本上都在 30%至 50%之间波动。
在盐茶钞引买卖活动中,交引铺户往往会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和优势。
交引铺户为谋取暴利,当市场上钞引贬值时,便趁机极力压低钞引收购价格。
如熙宁十年(1077年),原价每席六千的盐钞,交引铺户以每席二千多便可购得。
崇宁时,解盐已是大坏,其时解池已无解盐偿付入中,然而政府仍然遵循旧法发放解盐文钞,商贾只得将其携带至京城低价卖给交引铺户。
当时交引买与卖的价格甚是悬殊,交引铺户有时用五到十贯便可收购原价一百贯的盐钞。
在此情形下,入中商贾无利可获,难以调动其入中的积极性,无疑将影响边地军需供应。
河北兵起,钱银粮草匮乏,故允许商贾入中以供军需。
商贾入中河北后,则携带文抄凭证赴京城批转换帖,方可于解州榷盐院支取解盐;而往陕西入中以后,若商贾想算请解盐,则可携带文抄凭证到京城榷货务换帖,然后支取交引赴解池请盐。
算请钞引过程